摘要:3D5000由兩塊龍芯3C5000芯片通過Chiplet技術封裝組成,頻率為2.0GHz-2.2GHz。因為每個3C5000有16個核心,所以3D5000集成了32個LA464處理器核。同時擁有64MB的三級緩存,支持最多8個DDR4-3200 DRAM,還可以通過HyperTransport接口構建至多四路處理器,也就是最多可以支持128核。 |
國產服務器CPU的發展到底怎么樣了?
頭一段時間,浪潮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無法再獲得美國的先進芯片,例如因特爾和AMD的高端服務器CPU。那么浪潮只能坐以待斃嗎?或者說,國產的服務器CPU能否頂上去呢?
那么好消息來了,頭一段時間,龍芯的3D5000,初樣驗證成功,它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CPU。

3D5000由兩塊龍芯3C5000芯片通過Chiplet技術封裝組成,頻率為2.0GHz-2.2GHz。因為每個3C5000有16個核心,所以3D5000集成了32個LA464處理器核。同時擁有64MB的三級緩存,支持最多8個DDR4-3200 DRAM,還可以通過HyperTransport接口構建至多四路處理器,也就是最多可以支持128核。

在性能方面,單路和雙路的SPEC CPU2006 Base測試結果中,單路得分超過400,雙路得分超過800,預計四路服務器可以達到1600分。性能與英特爾2016年左右推出的至強E5-4620相當,可以取代部至強處理器,在一些服務器和軟件部署場景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另外,3D5000還延續了3C5000的LGA封裝工藝,也就是可以拆卸進行更換,更加靈活,更好的適應了市場的需求。
服務器CPU的重要性不用多言,它被用于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等場景,尤其是在一些關鍵場所和機要部門,事關信息安全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有自主可控架構來取代主流的ARM、x86架構,而3D5000采用龍芯自主架構,可以帶來更高的安全性。
龍芯表示,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向產業鏈伙伴提供3D5000樣片、樣機,隨后進入量產階段。
另外,龍芯的下一代6000系列芯片正處于研發階段,,將采用全新微架構,提供與AMD Zen 3相當的IPC。模擬性能相比于現有5000系,定點性能提升30%,浮點性能提升60%,也非常值得期待,預計今年問世。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龍芯與英特爾、AMD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并且因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指令集,完全不受限制。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高端工藝方面,被限制住了,所以Chiplet的應用,可以減少對先進工藝制程的依賴,被認為是困難局面下的一種新方向,可以很好的提升芯片性能,用較為成熟的工藝制程,實現更好的性能表現。
隨著芯片制程工藝的發展,其研發成本及難度水漲船高,芯片的良品率也受到了影響。為了緩解這個問題,Chiplet技術應運而生,從原理上看該技術類似搭積木,一顆芯片的不同模塊可以使用不同工藝制程,最后將不同模塊“拼裝”成完整芯片。這種技術可以減少對先進工藝制程的依賴,也是在摩爾定律發展趨勢放緩背景下,半導體工藝發展方向之一。
當然,必須強調一下,Chiplet技術可以將不同工藝、不同類型的芯片封裝在一起,所以它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目前受到了各家大廠的重視,包括英特爾、AMD、蘋果、臺積電等等,都在做Chiplet相關研發。芯片制造領域雖然限制著,但是在封裝領域,我們擁有世界先進水平,所以也需要保持Chiplet技術能夠持續的進步,在國產芯片制造領域,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撐能力。
責任編輯: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