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 浪潮下又一個超級賽道被引爆,數據中心液冷橫空出世。 |
AI 浪潮下又一個超級賽道被引爆,數據中心液冷橫空出世。

實際上,近來," 液冷 " 已成了互動平臺熱詞。
據悉,4 月以來董秘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液冷相關內容近百條,甚至有服務器廠商浪潮信息喊出 "All in 液冷 "。
不難看出,上市公司是否布局數據中心領域的溫控業務、是否掌握液冷技術等問題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數據中心 + 算力," 液冷 " 迎來風口
液冷是一種電子設備散熱的方式,它通過將液體(通常是水)流過電子設備的散熱器,吸收設備產生的熱量,然后將熱量帶走,從而降低設備的溫度。相比傳統的風冷方式,液冷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設備的溫度,提高設備的性能和壽命。

當前國內廠商加速布局 AI 大模型的趨勢已經確立,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是大數據、大模型," 大力出奇跡 "。" 過去幾十年人工智能的發展無不說明了這一點,每一次數據量級、模型規模的突破,都帶來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突出成果。而這背后,正是 AI 訓練的算力指數級增長。
在算力持續增加對芯片散熱要求更高,液冷是解決散熱壓力和節能挑戰的必由之路。
另外,隨著國家 " 雙碳 " 政策的部署落實,嚴格的 PUE 值限定,其中 " 東數西算 " 工程要求張家口、韶關、長三角、蕪湖、天府、重慶集群的 PUE(電能利用效率)在 1.25 以下,和林格爾、貴安、中衛、慶陽集群的 PUE 在 1.2 以下。使得大部分風冷服務器應用的數據中心面臨散熱技術升級改造或全面的技術替代,液冷技術已成為服務器散熱的必然趨勢。
機構怎么看?
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以液冷數據中心對傳統市場進行替換作為市場規模測算基礎,結合華為、阿里巴巴和中科曙光對液冷數據中心的替換率調查,國信證券預計 2025 年我國液冷數據中心的市場規模將破 1200 億元,2021-2025 年均復合增速 25%。
據悉,當前主流的服務器制造商已經在 2022 年陸續開始建設標準化規模生產冷板液冷服務器的產線,幾乎所有的頭部互聯網公司都已對液冷技術密切跟蹤。
中航證券認為,當前 AI 正處于時史上最長繁榮大周期。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受高密度服務器和 GPU 功耗增加等需求驅動,疊加液冷成本的逐步可控,未來風冷將被液冷替代;隨著冷卻液的價格下降,浸沒式液冷的滲透率或將進一步提升。
此外,招商證券表示冷卻液是液冷技術的關鍵材料,氟碳化合物具有合適的介電常數、比熱容、穩定性及安全性,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和受歡迎的電子設備冷卻液之一,預計隨著算力提升,數據中心冷卻液市場需求將快速提升。
目前電子氟化液主要由 3M、索爾維等少數海外企業供應,國內企業處于加速追趕狀態。受環保因素影響,3M 宣布于 2025 前退出 PFAS 的生產,預計將為國內企業創造新的發展機遇。